字词 | 瓦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瓦韦 【概况】: 异名 剑丹(《植物名实图考》),七星草(《江苏植物药材志》),大金刀(《湖南药物志》)。 基源 为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瓦韦的地上部分。 原植物 瓦韦Lepiisorus thunbergianus(Kaulf.)Ching(Pleopeltis thunbergiana K aulf.) 历史 本品首载于《唐本草》。 《纲目》载于石草类,附于石韦项下。 《植物名实图考》有剑丹一图,并云:“剑丹生赣州山石上,丛生,长叶如初生蒿苣面绿背淡,亦有金星如骨牌点。”经考证,与本种符合。 形态 植株高6~20cm。 根状茎粗壮而横生,密被黑色鳞片,鳞片下部卵形,向顶部长钻形,边缘有齿。叶疏生;有短柄或近无柄,基部被鳞片;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20cm,中部或中部以上最宽,宽6~13mm,顶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渐狭而下延于短柄上,全缘;中脉两面突起,侧脉不明显,小脉网状,网眼内有单一或分叉的内藏小脉;叶革质,通常光滑或下面沿主脉偶有少数小鳞片。 孢子囊群大,直径约3mm,圆形,位于主脉与叶缘之间,成熟时常不密接,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55页.图51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0~1200m的林下树干上或溪边石上。 分布于华东、西南及湖南、广东、广西。 。【生药】: 采集 5~8月采收,洗净,晒干。 药材主产江苏、浙江。 鉴别 常多株卷集成团。根茎横生,柱状,外被须根及鳞片。叶线状披针形,土黄色至绿色,皱缩卷曲,沿两边向背面反卷,孢子囊群10~20余个,排列于叶背成2行。叶味淡弱,根茎味苦。以干燥、绿色、背有棕色孢子囊群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含蜕皮甾酮。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22 【药理】: 蜕皮甾酮对动物有降低血糖及胆固醇的作用。 参考文献 日本药理学杂志 1974;70(3):325 【药性】: 性味 淡,平。 ❶ 《浙江民间草药》:“性寒,味淡。” 功效 利尿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 淋病,痢疾,咳嗽吐血,牙疳。 ❶ 《唐本草》:“疗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浙江民间草药》:“治走马牙疳:瓦韦连根,煅灰存性,涂敷。” 食疗 江西《草药手册》:“治眼目星翳:鸡蛋1个,破1头,将瓦韦粗末塞入,用纸封口,煮熟,去草食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