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珍珠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珍珠梅

【概况】:

异名 山高粱、八木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珍珠杆、花儿杆(《宁夏中草药手册》)。

基源 为蔷薇科珍珠梅属植物珍珠梅及高丛珍珠梅的茎皮。珍珠梅属植物全世界共有9种,中国产4种,皆可药用。

原植物 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L.)A.Br.,又名华楸珍珠梅(《东北木本植物图志》),东北珍珠梅(《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高丛珍珠梅Sorbaria arborea Schneid.

形态 珍珠梅为灌木,枝条开展,初时绿色,老时暗红褐色或黄褐色;冬芽卵形,紫褐色,具数枚鳞片。羽状复叶,小叶片对生,11~17枚,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长4~7cm,宽1.8~2.5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两面近无毛;小叶无柄或近无柄;托叶叶质,卵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全缘,长8~13mm,宽5~8mm。大型密集圆锥花序顶生,分枝近直立,长10~20cm,宽5~12cm;总花梗和花梗被星状毛或短柔毛,果期逐渐脱落,近于无毛,花梗长5~8mm;花直径10~12mm,萼筒钟状,外面基部微被短柔毛;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钝或急尖,萼片约与萼筒等长;花瓣5,长圆形或倒卵形,白色,长5~7mm,雄蕊40~50,长于花瓣1.5~2倍,生在花盘边缘;心皮5,无毛或稍具柔毛,蓇葖果长圆形,顶生弯曲花柱,长约3mm,果梗直立;萼片宿存,反折。

花期7~8月,果期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6卷.图11∶1-2)

生境与分布 珍珠梅生于海拔250~1500m的山坡疏林中。

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内蒙古。原苏联、蒙古、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高丛珍珠梅与珍珠梅的区别在于圆锥花序稀疏,开展;雄蕊20~30;花柱稍侧生;果梗弯曲。(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6卷.图版11∶7-10)高丛珍珠梅生于海拔2500~3500m的山坡林边、山溪沟边。

分布于陕西、甘肃、新疆、江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生药】:

采集 秋、冬季采剥茎皮,晒干。

【化学】:

附 叶含珍珠梅甙(Sorbifolin,Scutellarein-7-O-β-D-xyl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ide)[1].叶和花含山柰酚-3-呋喃阿拉伯糖甙(Kaempferol-3-arabofuran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槲皮素-3-葡萄糖醛酸甙(Quercetin-3-glucuronide)、异鼠李素-3-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glucoside)、高山黄芩甙(Scutellarin)、高山黄芩素-7-鼠李糖甙(Scutellarein-7-O-α-L-rhamnopyranoside)[2],三叶豆甙(Trifolin)、槲皮素-3-木糖甙(Quercetin-3-xyloside)、山柰酚-3-木糖甙(Kaempferol-3-xyloside)[3],另含熊果甙(Arbutin)和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2]。尚有报道含金丝桃甙(Hyperoside)[4]

参考文献 [1] CA 1970;73∶15164n [2] CA 1970;73∶84623y [3] CA 1969;70∶84949x [4]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31

【药理】:

对心血管的作用 珍珠梅水煎液2g/kgip,能延长小鼠在常压、减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提高其存活率;合用异丙肾上腺素以增加心肌缺氧,结扎颈总动脉以造成脑缺氧,ip氰化钾、亚硝酸钠引起中毒,珍珠梅均表现有抗缺氧作用[1]

珍珠梅的水提醇沉剂对离体豚鼠心房有正性肌力作用,在1,25×10-3~6.25×10-3g/ml浓度,心房收缩增加27~84%,张力增加35~65%。对家兔离体主动脉条,在1.25×10-3g/ml浓度使收缩反应增加51.2%。

小鼠ip2g/kg,血浆cAMP含量显著增高[2]

毒性 珍珠梅水煎液ip,小鼠的LD50为5.86±0.56g/kg(95%可信限);ig为85.49±5.23g/kg[1]。珍珠梅水提醇沉剂iv,小鼠的LD50为9.11g/kg;给麻醉大鼠及豚鼠静脉滴注1ml/min,可引起心电图改变,平均致死剂量分别为8.21及10.48g/kg[2]

参考文献 [1]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1981;(4)∶1 [2]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1983;(3)∶23。

【药性】:

性味 苦,寒。

有毒。 ❶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❷ 《宁夏中草药手册》:“有毒。”
❸ 《华山药物志》:“苦,寒。有毒。”

功效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去瘀,消肿止痛。”

主治 骨折,跌打损伤,关节扭伤红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研末0.6~1.2g(如恶心呕吐可减量)。治风湿性关节炎,煎汤9~15g。

外用: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长白山植物药志》:“治风湿性关节炎:珍珠梅枝条、穿山龙、接骨木各15g。水煎服。”
❷ 《长白山植物药志》:“治骨折、跌打损伤:珍珠梅茎皮或果穗3g,五加皮9g,穿山龙6g,鳖甲15g。共研细粉,每服2~3g,每日3次,黄酒送下。”

单方应用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骨折、跌打损伤:珍珠梅0.6~1.2g,研末内服,(如恶心呕吐,可减量)。另用珍珠梅研末调敷伤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