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现代货币数量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现代货币数量论 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对传统货币数量说进行修改和补充的一种货币理论,是货币主义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其倡导人是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 他在1956年《货币数量论:一种新的阐释》及一系列文章中,从理论上和统计资料验证两个方面阐述了货币数量论的新观点,认为货币数量论主要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应集中对货币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他特别强调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既影响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也影响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他在吸收了古典货币理论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扩展货币的理论内涵,得到了其货币需求函数: 其中y为永久性收入,w为非人力财富点叫财富的比率,r为货币、债票、股票收益率,dp/pdt为预期物价变动率。他从实证研究中得出结论: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决定有重要作用,由于恒久性收入的稳定性决定了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从而货币需求也是比较稳定的。而利息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却微不足道。现代货币数量论为货币主义的政策如“单一规则”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