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数量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货币理论,对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传统货币数量论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发展。 该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发生变动的最根本原因。他与前人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提出了需要尽可能缩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对物价和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作用。他指出:货币数量论并不需要假定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不变的常数,而只需要假定货币流通速度同影响它的经济变量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由此对凯恩斯的货币需求论作了一些补充。在弗里德曼看来,影响货币需求的经济变量,不仅包括财富的大小、股票的收益以及对未来物价的预期,还包括收入的变动。 从长期趋势看,随著国民收入的增长,货币流通速度有递减趋势。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除了用一些貌似科学的假象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漏洞作了一些修补外,丝毫没有改变这个理论的庸俗本质。 这一理论实质上是以消除通货膨胀为借口,企图用紧缩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制造更多的失业,以对抗工人阶级提高工资的合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