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蜀黍根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抓地虎(《贵州民间方药集》)。 基源 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蜀黍的根。 原植物 玉蜀黍Zea mays L. 余项参见“玉蜀黍”条。。 【化学】: 含芳香甙Ⅱ和R-芳香甙Ⅲ。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25 【药性】: 功效 利尿,去瘀。 主治 砂淋,小便不利,吐血。 ❶ 《纲目》:“主治淋沥砂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❷ 《岭南采药录》:“利小便。” ❸ 《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毒,去瘀。” ❹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12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泌尿系结石:玉米根120g,金钱草30g。水煎服。” ❷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肾炎水肿:白玉蜀黍根,洗净煎汤服,1日3次。” ❸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痢疾:玉蜀黍根(干的)、车前草(干的)各15g,白米30g。水煎服(赤痢再加高粱黍干15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