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米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玉米须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 玉麦须(《滇南本草》),玉蜀黍蕊(《现代食用中药》),棒子毛(《河北药材》)。 基源 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蜀黍的花柱。 原植物 玉蜀黍Zea mays L. 余项参见“玉蜀黍”条。。【生药】: 采集 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鉴别 常集结成团。花柱长达30cm,宽约0.5mm,淡黄色至棕红色,有光泽,柱头短,2裂。质柔软。 气微,味微甜。 以柔软,光亮者为佳。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化学】:含脂肪油2.5%、挥发油0.12%、树胶样物质3.8%,树脂2.7%、苦味糖甙1.15%、皂甙3.18%、生物碱0.05%。还含隐黄素(Cryptoxanthin)、抗坏血酸、泛酸、肌醇、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1]、黄酮、尿囊素[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55 [2]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25 【药理】: ❶ 利尿作用 玉米须8~10g制成煎剂po,对正常人有轻度利尿作用[1],但弱于猪苓和咖啡因[2]。 本品水提取物家兔iv1.5mg/kg,4min后出现第1次利尿作用;13~15min后出现较强的第2次利尿作用。水提取物用甲醇处理,甲醇可溶部份仅出现第1次利尿作用,而甲醇不溶部分则引起较强的第2次利尿峰。用氢氧化钠中和,再用膀胱膜透析,其利尿作用不变,说明的其利尿成分不是所含无机盐[3]。本品po或sc均有利尿作用[4]。 给药后首先血中氯化物浓度增加,继之出现水血症,然后尿量和尿中氯化物含量增加,以其水提物作肾脏灌流,小量时可使尿量轻度增加,大剂量时则反使尿量减少。提示其利尿作用原理主要是肾外性的,而与咖啡因不同,与咖啡因合用,有协同作用[3]。 ❷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玉米须水浸液、乙醇-水浸液、乙醇浸液和煎剂,iv于麻醉猫犬和家兔,都有降压作用[6,7]。曾报道,以其煎剂给麻醉犬iv(0.05~0.2g/kg)或ig(2g/kg),使血压分别降低,历时2~5h和5~10h恢复[8],但亦有报道,以上述同样剂量喂饲清醒犬3wk,未见降压作用[9]。 亦有称高血压大鼠ip玉米须提取液有降压作用,而对正常大鼠则无作用[10]。对于其降压作用有无快速耐受现象,结果也不一致[7-9]。关于其降压机制,早先曾根据颈动脉加压反射被抑制,切除迷走神经或注射阿托品可显著降低其降压作用,对离体兔耳和蟾蜍后肢血管无直接扩张作用,对在位兔心无明显作用等,认为其降压作用主要是中枢性的[8]。然而亦有报道称,玉米经煎剂的降压作用不受阿托品和切断迷走神经的影响;亦不影响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引起的降压效应;无神经节阻断作用;全身给药时,对连神经离体兔耳血管无扩张作用,但有直接扩张作用;与组胺释放无关:由此认为,其降压作用主要是扩张末梢小血管的结果,与前述结论几乎完全相反[7]。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直接扩张血管而致血压降低时,必然引起反射性心跳加快,加强,而玉米须经小剂量对心脏无作用,较大剂量时反使心跳减慢,减弱[7,8]。鉴于玉米须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7,8],是否对肾上腺素能受体有阻断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玉米须的降压作用与其灰分无关[7]。 人口服玉米须制剂后15~30分钟出现胆囊反射性收缩,胆汁排出增加。此作用比镁盐慢,但较为持久,且无伴发肠蠕动增加和稀便[11,12]。 ❹ 其它作用 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13]。玉米须含维生素K,对于维生素K缺乏性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14]。 毒性 玉米须各种制剂po,几无毒性。水提物甲醇不溶部分(主要利尿成分)兔iv的LD为250mg/kg,而其最适利尿剂量,iv为1.5mg/kg,po时为6mg/kg。上述利尿剂量对心脏、呼吸、末梢血管及肠肌几无影响[5]。 参考文献 [1]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58;(1):59 [2]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57;(1):38 [3]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42;79:14 [4]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50;90(下):148 [5]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50;90(下):226 [6] 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第2集,1956:70 [7] 交流资料.包头医专生理教研组. 1978 [8] 陕西医药卫生杂志 1959;1(3):243 [9] 北京市生理科学会196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1963:78 [10] Medicinal and poisonous plants of southern and Eastern Africa 2 ed.,Watt JM, 1962:489 [11] 药理学(中译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14 [12] Клинческая меаирина 1951;29(11):81 [13] CA 1966;64:1212g [14] 中草药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45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滇南本草》:“微温,甘。” 归经 肝、肾经。 功效 利尿消肿,平肝利胆。 主治 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 ❶ 《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烧存性研末。 外用:烧烟吸入。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车前草、白茅根,治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 ❷ 配商陆,治急性水肿。 ❻ 配橘皮,治咳嗽。 方选和验方 ❶ 《中草药学》:“治乳糜血尿:玉米须30g,葵花梗心9g为主,并发血尿者加侧柏叶;气血两亏者,酌加黄芪、当归。” 或去滑石,加甘草6g,水煎服。 ” ” ” 连服10日。又方加猪胰120g,水煎服。 或加蕹菜根60g,或加黄芪、山药各15g,水煎服。 ⑿《大众中医药》:“治肝硬化腹水:玉米须30~60g,赤小豆30g,冬瓜仁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天为1疗程。” ⒀《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肺结核:玉蜀黍须60g,加冰糖适量煎服。” ⒁《四川中药志》:“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煎服。 《大众中医药》治高血压眩晕:玉米须30g,香蕉皮30g,栀子15g。水煎,冷后服。 又方:玉米须60g,加水煎汤,每日服3次。” ⒂《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月经不调:刀豆壳、玉米须各15g,共烧灰研末。早、晚各服1次,用酒或开水加姜汁送服。” ⒃《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乳汁不通:玉米须30g,水煎服。” ⒄《大众中医药》:“治鼻衄、血尿:玉米须30g,荠菜花15g,白茅根20g,水煎,1日分2次服。” 食疗 ❶ 出血方(《湖南药物志》)治吐血,咳血,血崩,血尿:玉米须30g,炖瘦猪肉吃。 ❷ 玉米薏苡绿豆汤(《福建药物志》)治糖尿病:玉米须60g,薏苡仁、绿豆各30g。水煎服。 ❸ 顿咳方(《福建药物志》)治百日咳:玉米须15g,李咸(李经食品加工而成)1粒,水煎服。 ❻ 玉米金龟汤(《中国药膳学》)治糖尿病:乌龟2只,玉米须200g。放入瓦锅用文火煮熟,食肉饮汤。 ❼ 玉米须蚌肉汤(《中国药膳学》)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急性肾炎水肿,尿路感染,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玉米须50g,蚌肉120g。 放入瓦锅用文火煮熟,隔日服1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