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七宝美髯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七宝美髯丹《本草纲目》卷十八引《积善堂方》方。又名七宝美髯丸。赤、白何首乌各一斤(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刮去皮,用淘净黑豆二升,以砂锅木甑,铺豆及首乌,重重铺盖蒸之,豆熟取出,去豆晒干,换豆再蒸,如此九次,晒干为末),赤、白茯苓各一斤(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捻块,以人乳十碗浸匀,晒干,研末),牛膝八两(去苗,酒浸一日,同何首乌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晒干),当归八两(酒浸,晒),枸杞子八两(酒浸,晒),菟丝子八两(酒浸,生芽,研烂,晒),补骨脂四两(以黑脂麻炒香)。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共一百五十丸。每日三丸,侵晨温酒送下,午时姜汤送下,卧时盐汤送下。其余并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一百丸。功能补肾固精,乌发壮骨,继嗣延年。治肝肾不足,须发早白,齿牙动摇,梦遗滑精,崩漏带下,肾虚不育,腰膝酸软。 七宝美髯丹 《本草纲目》卷十八引邵应节【组方药物】 赤白何首乌各500克(米泔水浸3、4日,去皮切片,用黑豆2升同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晒干,换豆再蒸,如此9次。晒干) 赤白茯苓各500克(去皮,研末,以人乳拌匀晒干) 牛膝250克(酒浸1日,同何首乌第7次蒸至第9次,晒干) 当归240克(酒浸,晒) 枸杞子240克(酒浸,晒) 菟丝子240克(酒浸生芽,研烂,晒) 补骨脂120克(以黑芝麻拌炒) 七宝美髯丹 七宝美髯丹此乃明代道士邵应节进献皇帝的著名药方。方用赤白何首乌各一斤,赤白茯苓各一斤,牛膝、当归、枸杞、菟丝子各半斤,补骨脂四两等名贵药材,其中何首乌去皮切后用黑豆拌,再九蒸九晒; 茯苓乳拌; 牛膝酒浸后,与何首乌第七次蒸至第九次; 当归酒洗; 枸杞酒浸; 菟丝子酒浸后蒸; 补骨脂用黑芝麻拌抄。每味药经如此加工后,再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晚睡前以盐汤或酒送服。服药期间忌荤腥及刺激性食物。此药有乌发、固精、补肾壮阳、延年益寿之功效,能治疗头发早白、阳萎遗精及男子不育等症。明朝世宗皇帝服食此药后 “连生皇子”,邵元节也因此大受世宗皇帝的宠信,专司宫廷祷祀之责,最后被拜为礼部尚书。“七宝美髯丹” 亦由明朝开始流传益广,《清太医院配方》 中也转录此方,制成丸药,供宫廷使用。 ☚ 天下乌须第一方 乌须药方 ☛ 七宝美髯丹常用中成药。见于《医方集解》。用何首乌、白茯苓、怀牛膝、当归、枸杞、菟丝子、破故纸制成。功用滋肾水,益肝血。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齿动目花,梦遗滑精,腰膝酸软等症。 七宝美髯丹qī bǎo měi rán dān方剂名。《本草纲目》草部第18卷何首乌。 七宝美髯丹qībǎoměirándān又名七宝美髯丸。《医方集解》引邵应节方。何首乌二斤, 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各半斤, 补骨脂四两。蜜丸。每服三钱, 日两次, 盐汤或酒送服。治肾水亏损、气血不足而致的须发早白, 牙齿动摇, 梦遗滑精, 筋骨无力等。 七宝美髯丹 七宝美髯丹本方系邵应节方,录自《医方集解》。又名七宝美髯丸、美髯丹。《景岳全书》的七珍至宝丹、《寿世保元》的青云独步丹等均由本方加减化裁而成。方由何首乌二斤(去皮切片,黑豆拌九蒸九晒),白茯苓(乳拌)、牛膝(酒浸同首乌自第七次蒸至第九次)、当归(酒洗)、枸杞(酒浸)、菟丝子(酒浸蒸)各半斤,破故纸(黑芝麻拌炒)四两组成。为末,蜜丸,每服三钱,日二次,盐汤或酒送下。功能补肾益精。主治肾水亏损,精血不足,肾虚痿痹,精衰无子,消渴淋沥,遗精带下,腰痠足软,须发早白,牙齿动摇,筋骨无力等症。 ☚ 龟鹿二仙胶 无比山药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