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玉屑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玉(《别录》),白玉屑(《中国医学大辞典》)。 基源 玉为硅酸盐类角闪石族的隐晶质矿物。 原矿物 透闪石Tremolite主成分为硅酸镁钙[Ca2Mg5[Si4O11]2(OH)2]。阳起石Actinolite主成分为硅酸铁镁钙[Ca2(Mg,Fe)5[S14O11]2(OH)2]。蛇纹石Serpentine主含硅酸镁[Mg6[Si4O11](OH)8]。 历史 玉始载于《别录》。陶弘景谓:“洁白如猪膏,叩之鸣者,是真也。”许慎文云:“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扬远闻,智也;不挠而折、勇也;锐廉而不技,洁也。”王逸玉论,载玉之色曰,赤始鸡冠,黄始蒸粟,白如截肪,……。 然服食者,惟贵纯白,他色亦不取焉。”以上所述古代玉的形态,颜色、光泽、透明、质地声音等特征,与现今的软玉相吻合。故认为古代玉的正品为矿物透闪石或阳起石的緻密块体。 现今玉的药材商品很少。如使用多取玉雕的边角料或碎屑。近年来有人对软玉和岫岩玉进行了分析研究。 形态 为緻密或细粒之块。白色至各种浅色调,条痕白色。玻璃光泽或蜡状光泽。 微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刺状、多片状。 硬度近于小刀,极坚韧,不易破裂。密度3.1~3.3g/cm3。易溶于碱而难溶于酸。 产地 主产陕西,新疆、河南、贵州、云南。 岫岩玉与软玉主要不同处为:岫岩玉硬度低,为2.5-3.5。密度亦低,为2.2~2.6g/cm3。易溶于盐酸,难溶于碱。 主产于辽宁。。【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别录》:“甘,平。”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功效 润心肺,清胃热。 主治 喘息烦满,消渴。外用去目翳。 ❶ 《别录》:“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入丸。 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❶ 《本草经集注》:“恶鹿角。” 方选和验方 ❶ 《太平圣惠方》:“治痃癖,往来疼痛及心下不可忍:白玉、赤玉等份,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30丸,姜汤下。” 【医药家论述】: 倪朱谟《本草汇言》:“白玉润心肺,助声音,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清纯之气之药也。宜与金、银、人参、竹叶、麦门冬同煎服,有益。又按《玉经》有青、黄、赤、白、黑、碧六种之色,凡入药惟取生玉纯白无瑕者佳。如他色者,性劣而燥,不可用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