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猩红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猩红热 猩红热是A组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化脓性咽峡炎,全身弥漫性潮红疹为特征。本病属中医“温病”范畴,名为“丹痧”、“烂喉痧”等。 〔病因病机〕 本病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依病菌M蛋白抗原性不同分为80型,各型间无交叉免疫。病原菌及其毒素在侵入部位引起炎症及化脓变化,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致热毒素引起发热和红疹。 中医学认为因小儿内热素盛,阴气不足,复感痧毒疫邪而致。 〔西医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潜伏期2~3天(1~7天),起病急骤,寒战,发热,T39℃~40℃,全身不适,咽痛明显,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舌乳头红肿突出外被白苔,称白草霉舌。 2.发热1~2天后皮疹迅速出现,多从耳后、颈部、上胸开始波及全身,皮疹为弥漫猩红色针头大丘疹,疹间潮红,压之褪色。口周可见苍白圈,皮肤皱褶处见帕氏线,皮疹2天内达高峰,4天内消失。 3.其他类型 (1)中毒型:骤发高热,惊厥,呕吐,头痛,中毒性休克及中毒性心肌炎。 (2)脓毒型:咽部及扁桃体化脓明显,有坏死,多处化脓灶,支气管肺炎,败血症。 (3)外科或产科型:由伤口或产后感染,伤口周围出现皮疹,无咽部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加,核左移明显,出疹后嗜酸细胞可增加。 2.细菌分离:在治疗前取鼻咽拭子或伤口脓液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 3.尿检查:早期有一过性蛋白尿,后期如发生肾脏并发症,可出现急性肾炎的尿液变化。 〔鉴别诊断〕 1.药疹或其他过敏性皮疹:有最近服药和接触过敏原的病史,缺乏全身症状。 2.风疹:根据风疹流行情况和一些较特殊的体征和血象,如后颈部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白细胞减少,血清风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可鉴别。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邪郁肺胃 恶寒发热,面赤,咽喉红肿疼痛或见白腐糜烂,或呕吐或腹痛,皮肤潮红,丹痧隐隐,舌红,苔白而干,脉浮数。 二、痧毒化火 壮热无汗,烦躁,口渴欲饮,咽喉红肿腐烂,丹痧增多,舌红,苔黄,脉数。 三、毒在气营 壮热不退,面赤口渴,丹痧密布,乳蛾红肿,白腐,舌绛,苔燥起刺,脉数有力。 四、余毒伤阴 午后潮热,咽红疼痛,口干唇燥,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呼吸道隔离,应隔离至咽培养3次阴性化脓性并发症消失。一般正规治疗后七天可解除隔离。 2.加强口腔护理,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或洗必泰含漱液漱口,每日4~6次。 二、抗生素治疗 A组链球菌对青霉素较敏感,轻症2~4万u/kg,分2次肌肉注射,连用10天,重症10~20万/kg静点,至少连用10天。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邻氯青霉素、林可霉素、螺旋霉素、复方新诺明,剂量依病情轻重而定。 三、并发症治疗 1.化脓病灶与脓肿处理:在全身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同时,局部化脓处可切开引流,反复咽峡炎可摘除扁桃体。 2.严重中毒症状处理:中毒性休克应及时扩容纠酸,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血管活性药。中毒性心肌炎应绝对卧床,给维生素C、辅酶A、ATP等。 四、中医分型治疗 1.邪郁肺胃 治法:宣肺透邪,清利咽喉。 方药:解肌透痧汤。 葛根 荆芥 浮萍 蝉蜕 牛蒡子 马勃 豆豉 前胡 射干 竹茹 甘草 加减:口渴者加芦根、天花粉;咽痛甚者加玄参、山豆根;腹痛者加芍药、甘草 2.痧毒化火 治法:清气泄热,凉膈解毒。 方药:清心凉膈散。 连翘 黄芩 栀子 薄荷 生石膏 桔梗 甘草 加减:便秘腹胀加生大黄、玄明粉。 3.毒在气营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救阴。 方药:凉营清气汤加减。 生地 赤芍 丹皮 连翘 黄芩 生石膏 马勃 甘草。 加减:高热不退加寒水石、柴胡;烦躁不安加黄连、朱灯芯;乳蛾肿大加射干、板蓝根。 4.余毒伤阴 治法:养阴清热,增液生津。 方药:清咽养营汤。 西沙参 生地 茯神 麦冬 白芍 天冬 天花粉 知母 甘草 加减:舌红、口干明显加玄参、桔梗、芦根;低热不退加银柴胡、地骨皮;食欲不振者加石斛、玉竹、扁豆;干咳者加沙参、百合、桑叶。 五、中成药 1.板蓝根冲剂:用于邪在卫气。 2.六神丸:用于咽喉红肿。 六、单方验方 1.土牛膝、板蓝根各30g,水煎服。 2.蒲公英30g,水煎服。 3.紫草、车前草各20g,水煎服。 4.板蓝根、大青叶各15g,生甘草5g,水煎服。 5.黄芩或穿心莲10~15g,水煎,分3次服。 七、针灸疗法 1.发热咽痛:针刺风池、天柱、合谷、曲池、少商、血海、三阴交,每次2~3个穴位,泻法,日1次。 2.咽喉疼痛属实热者可选少商或商阳或委中,三棱针针刺出血;或翳风、合谷;或少商、尺泽、合谷、陷谷。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射干煎剂或浸剂有抗链球菌作用。脱皮马勃煎剂对链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连翘含连翘酚、皂甙、生物碱等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黄芩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甙,黄芩水煎醇沉液可使发热的体温下降。柴胡煎剂、注射剂醇浸膏、挥发油以及粗皂甙均有明显解热作用,柴胡可抑制溶血性链球菌,柴胡多糖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