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叶南烛
【概况】: 异名 灯笼草、蚂 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杜鹃花科南烛属植物狭叶南烛的根和叶。 原植物 狭叶南烛Lyonia ovalifolia Drude var.lanceolata(Wall.)Hand.-Mazz.,又名狭叶綟木(《广州植物志》),披针叶米饭花(《西藏植物志》),狭叶珍珠花(《中国植物志》)。 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5~8m。枝灰褐色,无毛。 叶柄长6~8m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顶端钝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长8~10cm,宽4~6cm。总状花序长5~10cm,腋生;苞片2~3枚,小苞片早落;花萼深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圆筒状,长约8mm,外面疏生柔毛;花药下部有1对芒,花丝被白色长柔毛。 蒴果球形,直径4~5mm。花期5~6月,果期7~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177页.图430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700~2800m的林中。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及西南各地。东南亚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有毒。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株有毒,以嫩叶较毒。 主治 全株:骨鲠喉,疮疖。根: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