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夫民贼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指暴虐无道、残害人民的统治者。独夫:指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人。 [出处] 《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清·谭嗣同《仁学二》:“独夫民贼,固甚乐三纲之名。” [功能、例句] ❶ 作主语。柳亚子《得毛主席书感赋二首》:“独夫民贼终为虏,团结和平合奏功。” ❷ 组成复指短语作主语。毛泽东《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独夫民贼蒋介石,在敌人尚未真正接受投降之前,敢于‘命令’解放区抗日军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束手让敌人来打。” [附条] ❶ “民贼独夫”。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二编一章一节。 ❷ “独夫”。唐·杜牧《阿房宫赋》。 ❸ “民贼”。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略》序。 [同义] 混世魔王 孤家寡人 [反义] 仁人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