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犯而不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犯而不校 儒家提倡的一种宽容待人的气度。《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犯而不校,意谓遇见有人触犯侵侮了自己,亦能持宽容态度不与之计较。《论语·宪问》:“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其义皆一致。历来注家皆认为上文“吾友”是指颜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