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犯罪模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犯罪模仿 犯罪心理内化机制。 个体或群体以其他犯罪个体或群体为榜样,主动、自觉地学习其犯罪动机、目的、方法、手段、经验、逃避惩罚的方法,以及犯罪的合理化思想、犯罪的价值观等过程。一般经历以下环节:(1)注意过程。榜样的行为对主体具有实用价值,引起主体的注意,产生与之交往的动机。 (2)交往过程。 在与榜样进行交往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体验等心理过程,形成与榜样相同或相似的需要和犯罪动机、目的,产生犯罪冲动。(3)行为再现过程。 个体在犯罪动机支配下,模仿榜样的犯罪手段、方法,再现榜样的犯罪行为。(4)行为强化过程。 个体模仿榜样的犯罪行为获得成功,满足了某些需要,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使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得到强化。最先提出犯罪模仿理论的是法国心理学家、犯罪学家塔尔德,后又有美国犯罪学家E.H.萨瑟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