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子
【生卒】:170—? 【介绍】: ❶ 人名。 东汉末学者。名不详。一说名牟子博,后世误传为牟融。另有论者否定此说。 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梧州)人。原为儒生,博通经史诸子。 中平六年(189),避乱至交趾(今越南北部)。后回故乡娶妻。无意仕宦,曾坚辞佐吏、州吏之任。认为天下大乱,非显己之时,遂由儒入佛,兼研《老子》。针对世俗的非议,作《理惑论》以答之。广引《老子》和儒家经书,论证佛教的合理。 极力抬高佛教、维护道家而贬抑儒家。其所著《理惑论》辑入梁僧佑所编《弘明集》。 ❷ 书名。 子书。一名《理惑论》或《牟子理惑论》。旧题汉牟融撰。二卷。融(?-79)字子优,安丘(今属山东)人。 少博学,以大夏侯(胜)《尚书》授徒讲学,名驰州里。 官至太尉。《随书·经籍志》列《牟子》为儒家类。该书假设“惑人”之问而解答之,故名“理惑”。 全书37条,以之与佛经37品,老子《道德经》三十七篇之数相应。其主旨在以儒家“五经”之言及老子《道德经》之文,批驳对佛教的种种非议之论。善讥讽与巧辩。 虽崇佛,而讥讪神仙,并排斥道家辟谷之法,不信有不死之道。 文风不似汉人,又崇佛,故疑其为六朝人手笔。收入《百子全书》。有民国间扫叶山房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