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牛尾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牛尾菜 【概况】: 异名 大伸筋草(陕西),尖叶牛尾菜(湖北),山竹花(湖南),千层塔(江西),金刚豆藤(贵州)。 基源 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牛尾菜的根状茎。 原植物 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S.herbacea L.var.lancilimba Merr.),又名草菝葜(《秦岭植物志》)。 历史 牛尾菜首载于《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列入蔬菜卷之五,云:“苗高二三尺,叶似龙须菜叶,叶间分生叉枝及出一细丝蔓,又似金刚刺叶而小,纹脉皆竖,茎叶梢间开白花,结子黑色,”并附有牛尾菜图,图说一致,均为本种。 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长1~2m,中空,有少量髓,干后凹瘪,并具槽。叶较厚,形状变化较大,长7~15cm,宽2.5~11cm,下面绿色,无毛;叶柄长7~20mm,通常在中部以下有卷须。伞形花序总花梗较纤细,长3~5(~10)cm;小苞片长1~2mm,在花期一般不落;雌花比雄花略小,不具或具钻形退化雄蕊。 浆果直径7~9mm。花期6~7月,果期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5卷,图版61∶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林下、灌丛、山沟或山坡草丛中。除内蒙古、宁夏、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外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朝鲜、日本、菲律宾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除去泥沙及杂质,晒干。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 根中含白须公皂甙、蒽醌甙。 参考文献 长白山植物药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1369 【药性】: 性味 甘、苦,平。 ❶ 《江西草药》:“温,甘、微苦。” 功效 补气活血,祛风通络,祛痰止咳。 主治 气虚浮肿,筋骨疼痛,偏瘫,头晕头痛,咳嗽吐血,骨结核,白带。 ❶ 《江西草药》:“祛风散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浸酒或炖肉。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湖南药物志》:“治关节痛:牛尾菜15g,路边荆30g,老鼠刺30g,豨莶草15g。水煎服。” 食疗 ❶ 《贵州草药》:“治肾虚咳嗽:牛尾菜、饿蚂蟥根、大火草根、土枸杞根各9g,扑地棕根3g。蒸鸡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