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爱森斯坦,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爱森斯坦,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 【生卒】:1898—1948 【介绍】: 苏联电影导演。 生于里加,曾在彼得格勒学院学习工程学和建筑学。他于国内战争期间参加红军(1918-1920),战后任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剧院的舞台布景设计师。同时,他也跟苏联戏剧导演乌塞夫洛德·迈耶霍尔德学习。 在导演了几部戏剧以后,他转向电影。 他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罢工》(1925)之后,又导演了一部举世闻名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1925),这部电影中有著名的残杀的连续镜头。在导演了《十月》(1928)之后,爱森斯坦周游了欧洲和美国。 在法国,他与别人共同导演了《伤感的歌》(1930)。他与普罗科菲耶夫合作导演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8)获得列宁勋章(1939)。 而后,他受命拍一部三部曲巨片《伊凡雷帝》(1942-1946)。第一部使爱森斯坦和他的摄制组获得了斯大林一等奖,但第二部却遭到了斯大林的反对,一直到斯大林和爱森斯坦两人都死后才得以发行。 第三部始终也没有拍完。爱森斯坦在他的著作中解释了有关他的电影理论。 这些著作有《电影意识》(1942)、《电影形式》(1949)、《一位电影导演的笔记》(1959)和《电影随笔》(196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