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儿洞遗址
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位于石门县皂市镇邢家桥村。地处湘西北的武陵山区澧水支流渫水河畔,为渫水左侧凹岸的石灰岩陡壁上发育的三层溶洞,相对高程13米。 遗址由两个洞穴组成,洞口朝东。洞内出土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共六目20种(属),有猕猴、红面猴、豺、熊、獾、虎、豹、东方剑齿象、巨貘、中国犀、猪、鹿、羊、牛等,多为肢骨,次为牙齿,少量角类化石。 这些化石属于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生活于地质时代的晚更新世。特别重要的是一块人的股骨化石,属右侧股骨中部的残段,中等石化程度,骨表具有清晰的纵向沟纹特征,上端为参差不齐的原始断口,下端被动物咬蚀成斜面状。 特征与现代人接近,属于智人。洞中另发掘出石制品和骨制品。石制品一类为砾石打制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石锤,岩性为砂岩和石英岩。另一类为用黑色燧石打制的细小石器,多为刮削器。骨器有骨锥和骨器柄端。燕儿洞出土的智人股骨,是湖南境内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考古学界将其称为“石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