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阶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阶教

三阶教

又称三阶宗、三阶佛法等。隋代*信行创立的一个教团组织。三阶教把全部佛教依时、处、人分为三类,每类又各分为三阶。认为隋代依时分是第三阶末法时期,依处分乃第三阶三乘众生十恶世界,依人分则为第三阶,虽利根而无正见和纯根造五逆十恶的人。处于第三阶的当今(隋代)世界,不应再以念一佛、诵一经为足,而应普归一切佛,普修一切法,不堕爱憎,普行施舍(立无尽藏),就忏作头陀行等。此教曾盛行一时,所建“无尽藏院” (储蓄信施财物之所),集汇天下物资,形成独立经济实体,施舍范围,东至河北、河南,西至甘肃、四川。唐末以后,更被认为异端邪说,日趋衰微,终至湮灭不传。现存敦煌发现的三阶教籍残卷,有《信行遗文》、《三阶佛法》、《三阶佛法密记》、《对根起行法》、《无尽藏法略说》、《大乘法界无尽藏法释》、《七阶佛名经》、《信行口集真如实现起序》、《普法四佛》、《如来身藏论》等。

☚ 真言宗   三阶宗 ☛
三阶教

三阶教

又称三阶宗、三阶佛法等。隋代*信行创立的一个教团组织。三阶教把全部佛教依时、处、人分为三类,每类又各分为三阶。认为隋代依时分是第三阶末法时期,依处分乃第三阶三乘众生十恶世界,依人分则为第三阶,虽利根而无正见和纯根造五逆十恶的人。处于第三阶的当今(隋代)世界,不应再以念一佛、诵一经为足,而应普归一切佛,普修一切法,不堕爱憎,普行施舍(立无尽藏),就忏作头陀行等。此教曾盛行一时,所建“无尽藏院” (储蓄信施财物之所),集汇天下物资,形成独立经济实体,施舍范围,东至河北、河南,西至甘肃、四川。唐末以后,更被认为异端邪说,日趋衰微,终至湮灭不传。现存敦煌发现的三阶教籍残卷,有《信行遗文》、《三阶佛法》、《三阶佛法密记》、《对根起行法》、《无尽藏法略说》、《大乘法界无尽藏法释》、《七阶佛名经》、《信行口集真如实现起序》、《普法四佛》、《如来身藏论》等。

☚ 真言宗   三阶宗 ☛
三阶教

059 三阶教

中国佛教派别。亦称三阶宗、普法宗。隋信行创立。该宗主要典籍有《三阶佛法》、《对根起行杂录》等。把全部佛教依时、处、人分为三类,每一类又各分三阶。又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认为佛灭千年以内,还有利根真善正见成就的圣人,可用第一、二阶的别佛别法,但此后即没有圣人,而只有一些怀着空见有见的破戒众生,故须依第三阶的普佛普法。而以普法为三阶教立教的基础。在修行实践上强调苦行忍辱,乞食,一日一餐;路见男女,一律礼拜,反对崇拜偶像;经营无尽藏,劝信徒施舍钱粮由寺院库藏使用。该宗的学说与行持,同当时佛教各宗派很不协调,屡遭攻讦和非难。隋唐两代朝廷曾多次明令禁止。唐末日趋衰微,终于湮没无闻。8世纪时,三阶教典籍曾传入日本,11世纪传入朝鲜。

☚ 天台宗   法相宗 ☛

三阶教

又称“普法宗”。中国佛教宗派。隋信行创立,以所著《三阶佛法》、《对根起行杂录》等为主要依据。将全部佛教按时、处、人分为三类,每类又分为三阶,以第一阶为正法时期,第二阶为像法时期,第三阶为末法时期。认为当时已入末法时期,处于“五浊恶世”,故不应满足于念一佛、诵一经,而要普修一切法。强调苦行,实行乞食,建立“无尽藏”作为寺院经济基础。曾盛行一时。隋唐时数次遭禁,至宋时湮灭不闻。

三阶教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创始人为隋代僧人信行。此宗主张把全部佛教依时、处、人分为三类,每类又各分为三阶,故称之为三阶教,也称三阶宗。三阶教认为,当时的社会从时、处、人三方面来看都已达到了第三阶,即进入了所谓末法时代。三阶教又将佛法分成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分圣凡,普信普教,而且不是只尊此法排斥他法。别法则是分别大小乘法和圣贤凡夫。而在当时的第三阶中只能行用普法。鼓励人们广泛布施财物,提倡苦行忍辱的生活方式,死后置尸于森林供鸟兽食,叫做以身布施。不敬佛像,认为一切佛像均是泥龛,而一切众生才是真佛。由于这些宗旨与当时佛教界的理论极不协调,被视为异端,隋唐两代不断受到官方的排斥打击,以至下令禁绝。至唐末,在中国已完全绝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