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寺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东1.5公里处,又称“大灵谷寺”。 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创建,初称“开善精舍”,唐代称“宝公院”,南唐改称“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改称“太平兴国寺”,明初改名“蒋山寺”。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为建明孝陵,将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竹园寺、悟真庵等统迁于此,合称“灵谷寺”,并赐额“第一禅林”。 据《江宁府志》记载,“其殿庑规制仿佛大内”,从山门至梵宫长达2.5公里,“其中路履之有声,鼓掌则声若弹丝,俗称琵琶街。 ”当时殿宇林立,僧舍之多,可容千僧。 历代均有高僧驻锡,为东南名刹。寺内万松参天,一径幽深,古称“灵谷深松”,为金陵四十景之一。 明代诗人顾起元有诗咏此寺曰:“山门才入便悠然,十里深松上绿天,佛刹起扉皆垒嶂,僧寮汲水尽飞泉。”现寺仅是原灵谷寺龙王殿的一部分,清同治(1862-1874)年间重修,规模较小。 但松径深幽,山色秀丽,仍然令人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