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獨獨(独)Dú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鱼台、平邑,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长治、运城,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俱收载,归 “入声” 部。郑樵注云: “出自北蕃右贤王刘去卑。” 望出高阳。 獨dú❶孤獨,單一。枚乘《七發》:“獨鵠晨號乎其上,鵾鷄哀鳴,翔乎其下。”《文選》五臣本馬融《長笛賦》序:“而爲督郵,無留事,獨臥郿平陽鄔中。”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獨(五) 1.通“犹”,还;仍然,仍旧。按:参看蒋绍愚《杜诗词语札记》。 《商君书·农战》:“虽有《诗》、《书》,乡一束,家一员,独无益於治也。”按:《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二引《商子》“独”作“犹”。唐 杜甫《咏怀》诗:“生常免租税,名不录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因骚屑。”(按:“犹”,一本作“独”。)又《上牛頭寺》诗:“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休。”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2.通“犹”,尚且。 汉 刘向《说苑·杂言》:“圣人独见疑,而况於贤者乎?”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獨(三) 通“特”。按:《广雅·释诂》:“特,独也。”“独”、“特”音近义通,当可互训。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战国 楚屈原《九章·思美人》:“独歷年而离(罹)愍兮,羌冯心犹未化。”《史记·吴王濞列传》:“(高帝)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王三都五十三城。已拜受,高帝召濞相之,谓曰:‘若状有反相。’心独悔。”《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孙)坚子策与周瑜同年,独相友善。”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獨(四) 通“孰”,何。按:“独”、“孰”,一音之转,故得相通假。清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独,犹孰也。”清 吴昌莹《经词衍释》卷六续证之。 《战国策·秦策》:“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而以其馀为寡人乎?”又:“君独不观博者乎?”《史记·秦始皇本纪》:“偷安日日,独能长念却虑?”又《陈丞相世家》:“君独不素教我对?”又《袁盎传》:“陛下独不见人彘乎?”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獨(六) [獨鹿]zhulou 同“属镂”,剑名。 《荀子·成相》:“进谏不聽,刭以独鹿弃之江。”唐杨倞注:“‘独鹿’与‘属镂’同。本亦作‘属镂’,吴王夫差赐子胥之剑名。”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獨(二) 通“但”。按:清 吴昌莹《经词衍释》卷六:“《博雅》曰:‘特,獨也。’‘特’训为‘獨’,则‘獨’自训为‘特’也,‘但’也。”又可参看杨树达《词诠》卷二。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战国策·赵策》:“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微,无,非。)《礼记·礼运(下)》:“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汉书·吴王濞传》:“既立濞为吴王,帝召濞相之曰:‘若状有反相,独悔业已拜。’”汉 刘向《说苑·杂言》:“不过时者众矣,岂独邱(孔丘)哉?!”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獨(一) 通“毒”。 《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变文》:“从天有九队雷明(鸣),一队明(鸣)中,各有独龙吐水,欲(浴)我太子。”又《汉将王陵变》:“王陵先到标下,灌婴不来。王陵心口思维:莫遭项羽独手?”
獨“独”的繁体字。 上一条: 独 下一条: 毒 ![]() ![]() ![]() ![]() ![]() ![]() ![]() ![]() ![]() ![]() ![]() ![]() ![]() ![]() 獨独(47次) 獨老而無子曰獨。《詩經·小雅·白華》: “之子之遠,俾我獨兮。” 鄭玄箋:“老而無子曰獨。” 《周禮·秋官·大司寇》: “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於上,而其長弗達者,立於肺石,三日,士聽其辭,以告於上而罪其長。”鄭玄注: “無子孫曰獨。”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猴科 > 獨1 獨1 dú 亦稱“獨猨”。獸名。似猿稍大,食猿猴,喜獨居。《埤雅·釋獸》:“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鳴一,是以謂之獨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四·狨》:“獨,似猿而大,其性獨,一鳴即止,能食猨猴。”《正字通·犬部》:“獨,猨類……諺云:‘獨一叫而猨散。’”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奇獸 > 獨2 獨2 dú 亦作“𤠢”、“𤝠”、“𤟩”“𤡴”。傳說之獸名。似鼠。《山海經·中山經》:“甘棗之山……有獸焉,其狀如𤠢鼠而文題,其名曰㔮,食之已癭。”《玉篇·犬部》:“𤝠,獨的古文。”又“𤟩,古文(獨)。”《廣韻·入屋》:“𤟩,獸名,如鼠。案:《玉篇》 作𤠢, 為獨字古文。 ”《 集韻·入屋》:“𤡴……古作𤟩、𤝠,通作獨。” 獨dúAA9A 獨dúD135 〖獨〗 粵 duk6〔犢〕普 dú ❶ 單獨。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懷情抱質兮,〜無匹兮。」(質:樸素。)❷ 獨特。吳均《與宋元思書》:「奇山異水,天下〜絕。」 ❸ 老而無子。《禮記.禮運》:「矜寡孤〜廢疾者,皆有所養。」(矜【粵 gwaan1〔關〕普guān】:通「鰥」,喪妻。寡:喪夫。孤:孤兒。廢:殘廢。) ❹孤獨。李清照《聲聲慢》:「守着窗兒,〜自怎生得黑?」 ❺ 副詞,獨自,有成語「〜善其身」。李白《月下獨酌》(其一):「花間一壺酒,〜酌無相親。」 ❻ 副詞,唯獨,只。孟軻《孟子.告子上》:「非〜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周敦頤《愛蓮說》:「晉陶淵明〜愛菊。」 ❼ 副詞,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畏廉將軍哉?」 獨 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