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灯笼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灯笼草

【概况】:

异名 爆卜草(《陆川本草》)、灯笼泡、鬼灯笼(《南宁市药物志》),水灯笼草(《广东中药Ⅱ》),打头泡、泡泡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物》)。

基源 为茄科酸浆属植物灯笼草的全草。酸浆属植物全世界约120种;中国约5种、2变种。

原植物 灯笼草Physalis peruviana L.,又名灯笼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5~90cm,具匍匐的根状茎。茎直立,少分枝,密生短柔毛。叶质较厚,叶片阔卵形或心脏形,长6~15cm,宽4~10cm,叶端短渐尖,叶基对称心脏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疏齿,上下表面密生柔毛;叶柄长2~5cm,密生柔毛。

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1.5cm;花萼阔钟形,同花梗密生柔毛,裂片披针形,与筒部几等长;花冠阔钟形,黄色,喉部有紫色斑纹,5浅裂,裂片近三角形,外表面生短柔毛,边缘有睫毛,花丝及花药蓝紫色。浆果卵球形,径1~1.5cm,熟时黄色,具薄纸质宿萼,淡绿黄色,被柔毛。

种子黄色,圆盘状。花期6~7月,果期9~10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948页.1903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间、路旁、村边。中国南北各地野生或栽培。

原产南美洲。

。【生药】:

采集 夏、秋采收。

【化学】:

含灯笼苦味素(Withaperuvin)E,D,F,G,H及灯笼苦味素[1~5]、睡茄内酯S(Withanolide S)[6],近又分出一新的睡茄内酯(20S,22R,23R,-6α-Chloro-4β,5β,14α,17β,20,23-Hexahydroxy-1-oxowitha-2,24-dienol-ide)[7],以及酸浆内酯(Physalolactone)[8]、酸浆内酯C[9]、酸浆内酯B[10]、4β-羟基睡茄内酯E(4β-Hydroxywithanolide E)[8]、灯笼内酯(Perulactone)[11]、灯笼内酯B(Perulactone B)[12]及灯笼碱(Physaporuvine)[13]

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及芦丁[8]、2-甲基丁酸甲酯、2,5-二甲基-4-羟基-3(二氢)-呋喃及其4-甲氧基衍生物、4-辛内酯和5-辛内酯、β-紫罗酮(β-Ionone)、β-大马士革酮(β-Damascenone)、葡萄糖、呋糖及蔗糖[14]。叶含绿原酸[15]。果实含胡萝卜素[16]、抗坏血酸[17]、柠檬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18]。种子含反油酸(Elaidic acid)、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Stearic acid)和花生酸等[19]

参考文献 [1]Phytochemistry 1984;23(4)∶853 [2]J Chem Res Synop 1983;6∶152 [3]Phytochemistry 1987;26(1)∶243 [4]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9;10∶628 [5]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81;4∶1029 [6]India J Pharm Sci 1978;40(5)∶177 [7]Chem Pharm Bull 1988;36(8)∶2897 [8]J India Chem Soc 1984;61(2)∶171 [9]J Nat Prod 1984;47(4)∶648 [10]J Chem Res Synop 1983;(5)∶120 [11]J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80;(12)∶2700 [12]J Chem Res Synop 1982;(12)∶346 [13]J Org Chem 1980;45(6)∶3265 [14]Z Lebensm-unters Forsch 1989;188(2)∶122 [15]CA 1948;42∶4649a [16]CA 1963;59∶9129a [17]CA 1958;52∶2187f [18]CA 1939;33∶10535 [19]CA 1938;32∶60869

。【药性】:

性味 ❶ 《陆川本草》:“甘、淡,微寒。”
❷ 《南宁市药物志》:“苦、微甘,寒。”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凉。”

功效 清热,行气,止痛,消肿。

主治 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

❶ 《陆川本草》:“行气,消胀,利尿。治腹胀,睾丸炎,疝气。”
❷ 《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杀虫,止痛消肿。治热眼,喉痛,咳嗽;外敷治毒疮,并熏洗阴囊肿大。


❸ 《生草药手册》:“内服治伤寒或小肠疝气。外洗治天疱疮。”
❹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功同酸浆。”
❺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❻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消炎利水。主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睾丸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安徽中草药》:“治尿道炎,膀胱炎:鲜灯笼草、鲜土牛膝、鲜车前草各30g。煎水当茶饮。”
❷ 《安徽中草药》:“治肾盂肾炎:灯笼草、蒲公英、车前草、冬瓜皮各15g。水煎服。”
❸ 《安徽中草药》:“治疔疮肿毒:灯笼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g。煎服;另用药渣捣烂敷患处,干则更换。”

单方应用 ❶ 《安徽中草药》:“治百日咳,支气管炎:灯笼草15g,大蒜2瓣。水煎2汁混合,加适量白糖或蜂蜜,分3次服。”
❷ 《安徽中草药》:“治天疱疮:灯笼草煎水洗,或灯笼草果实焙干研末,麻油调涂患处。”

食疗 《安徽中草药》:“治偏头痛:鲜灯笼草60g,鸭蛋2只。水煎至蛋熟,食蛋饮汤,连服3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