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火线剧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火线剧社 全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火线剧社”,抗日战争时期部队综合性文艺工作团体之一。 1937年11月成立于河北平山县。先后由王天放、徐西、唐德川、冯征、洪涛、王牧、李远定等任正副队(社)长,其他负责人有武宝儒,洪流、刘流、孟瑾、曹立中、王正、李子玉等。 成员先后有许永昌、董晋卿、唐义勇、史兴三、姚义书、王连明、陈立中、张中杰、韩一杰、郭景兰、炯炎、贾六、齐常林、魏逸玲、肖玲、贺昭、陈逊、车夫、杜凌阁、韩筠、戈风、金志勤、许友滨、边吉翔等。 下设戏剧、音乐、美术、文学等组,分别由王牧、陆友、石磊、刘兆江、王及、娄霜、王一之、李剑萍等负责。 另组成一少年歌舞队,由徐伟立负责。初建时曾全体赴阜平向军区抗敌剧社学习三个月。 后随军行动,在“百团大战”、“南龙岗战斗”,对日伪“政治攻势”,反“扫荡”,进军张家口、绥远等战役和战斗中,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演出和宣传。除演出当时流行的剧目如《张大疤》、《流寇队长》、《林中口哨》和外国名剧《驿站》、《警惕》外,还创作演出话剧《查路条》、《小哨兵》、《血战磨河滩》、《枪毙石友三》以及歌剧《戎冠秀》等。 并演出河北梆子《血泪仇》、京剧《王佐断臂》、《亡宋鉴》、《打渔杀家》、《群英会》、《苏州城》等。反响强烈。其间曾多次深入连队和农村创作歌曲和美术作品,如《叫它越治越不安》、大型木刻连环画《戎冠秀》等。并编写、刻画,油印大量捷报和画传单。 对瓦解敌人,鼓舞军民斗志起了积极作用。1946年春,与晋察冀二、三军分区的七月剧社、冲锋剧团组成前卫剧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