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竽充数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比喻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数而已。 竽:一种簧管乐器,形状像笙。充数:勉强充当或凑足数目。 [出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功能、例句] ❶ 组成复指短语作主语。《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滥竽充数,这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 ❷ 作谓语。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民建分会倒是有成绩,可不是我潘某人的,我不过滥竽充数,挂个空名罢了。” [附条] ❶ “滥竽”。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❷ “滥充”。《三国演义》六〇回。 [同义] 鱼目混珠 [反义] 真才实学 鹤立鸡群 货真价实 [辨误] 滥,不能写作“烂”;竽,不能写作“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