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倾向
在就业水准一定时,所得(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它是现代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消费倾向的表达式为: CW=X(Yw) 式中,CW为以工资单位计算的消费量;YW为以工资单位计量的某就业水准N下的所得量;X为消费倾向。X取决于下列因素: ❶ 该社会收入的数量; ❷ 其他有关的客观环境; ❸ 社会成员的主观需要,心理倾向和习惯以及收入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的原则。 J·凯恩斯上述消费倾向分析的重要特点在于:在短期分析中,他没有考虑利率价格机制的作用,消费的总体规模只是收入水平,并可能是收入分配的函数。J·凯恩斯的分析方法与新古典消费分析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认为消费的构成以及规模都是相对价格的函数,收入(即财富)是由相对价格,也是由个人资金的估价所决定。 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消费倾向起著核心作用。收入决定消费,进而决定储蓄,这是有效需求原理的主要命题。借助于这个命题。一方面,可以把卡恩乘数(R·卡恩,1931年)转化为一种收入和就业的理论,通过对收入水平的适当调整来保证储蓄和投资二者相等;另一方面,储蓄对收入通过消费建立函数,却把投资作为“自主性”支出,这就确立了凯恩斯关于在总量上投资决定储蓄的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