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涅 【介绍】: 亨利希·海涅(1797-1856),德国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 生于杜塞尔多夫犹太商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后曾在叔父手下经商。青年时期先后在波恩、格廷根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听过黑格尔讲课,并结识了沙米索、富凯等作家。 1821年其第一部作品《诗集》在柏林出版。1823年发表了《悲剧--抒情插曲》。 其间曾参加柏林的“犹太文化科学协会”工作,为争取犹太人的社会地位而斗争。1824年重入格廷根大学学法律,其间,完成诗作《还乡集》。从是年秋到1828年,曾多次在国内外漫游、旅行,写成《哈尔茨山游记》、《观念——勒·格朗特文集》、《卢卡浴场》、《英国片断》等四部散文旅行札记。 1830年夏,巴黎爆发七月革命,海涅深受鼓舞。 次年5月来到巴黎。临行前在汉堡刊印了《新春集》。 在巴黎结识了巴尔扎克、贝朗瑞、雨果、乔治·桑、肖邦等文学艺术家,并与圣西门的信徒们交往,创作上受到影响,作品中现实主义因素增强。这期间,海涅曾致力于研究法国的政治和文学,写下了《法国情况》、《论浪漫派》、《论德国的宗教和哲学的历史》等论著。 1843年10月,他回国探亲。年底返回巴黎后,与马克思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此创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写下了一生中最成熟的作品,如《德国一一个冬天的童话》、《时代的诗》中的大部分诗篇、《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等。《时代的诗》中有些诗作明显含有社会主义思想,曾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评价。40年代后,海涅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眼疾日重。1848年5月后完全瘫痪,在病床上躺了八年之久。 但他以顽强毅力坚持创作,完成了诗集《罗曼采罗》、散文《自白》、通讯集《卢台奇亚》。 1856年在巴黎逝世。海涅早期创作,深受民歌风格影响,颇具浪漫主义风采,感情真诚,语言优美。三四十年代以后的创作,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政治与艺术结合巧妙。 激情洋溢,讽刺犀利,抒情细腻,充满时代感和鼓动力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