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锋
在海洋中具有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以上水体间的狭窄过渡带。 各种参数,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速度、颜色、叶绿素等,均具有明显的水平梯度。在能量(包括动能、位能和温、盐能等)产生与消衰过程中,出现水平差异的海区,才能形成锋。 锋的边界是运动强化区域,具有许多重要的动力学特征。锋的边界带也是生物生产力的富集区,因而也是理想的渔场。 海洋锋的成因及效应的科学研究工作,始于19世纪中期。美国海洋学家M.莫里,1858年曾把海洋锋描述为一种“奇异的海洋现象”。 1975年G.F.纽迈耶提出锋是“两股海流相互碰撞和争斗的现象”。日本海洋学家宇田道隆,最早描述了日本周围近海的海洋锋,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海洋锋的规模,可以小至几分之一米,大至全球范围的所有空间尺度,对天气和气候具有重大影响。锋存在于海洋表层、中层和底层,明显的可分为以下6类: ❶ 行星尺度锋; ❷ 强西边界流的边缘锋; ❸ 陆架坡折锋; ❹ 上升流锋; ❺ 羽状锋; ❻ 浅海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