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枯石烂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大海干枯,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出处] 唐·杜荀鹤《感寓》:“海枯终见底。”宋·王奕《和朱静翁青溪词》:“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功能、例句] ❶ 作介宾短语的宾语。郭沫若《棠棣之花》四幕:“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望到海枯石烂了!” ❷ 作定语。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二折:“这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烂时。” [附条] “石烂海枯”。元·萨都拉《过桐庐》。 [同义] 山盟海誓 天长地久 矢志不渝 [反义] 见异思迁 反复无常 朝秦暮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