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钟乳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钟乳石zhōngrǔshí

溶洞中自洞顶下垂的冰锥状的石头,像古钟上隆起的乳房状饰物。
★钟摆 钟表 钟鼓 钟楼 钟头 钟鸣鼎食
★警钟 丧钟 时钟 老态龙钟 暮鼓晨钟

钟乳石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石钟乳、滴乳石、鹅管石。为碳酸盐类矿物钟乳状方解石的岩石。产广西、广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甘,温。入肺、肾经。温肺,壮阳,下乳,制酸。治虚劳喘咳,寒嗽,阳痿,腰脚冷痹,乳汁不下,脏塞腹痛,久泻不止,溃疡病胃酸过多。煎服:4.5~9g。主成分为碳酸钙,尚含少量的镁。

钟乳石

自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碳酸钙沉淀物,外形似钟乳故名。当地表水沿可溶性岩层裂隙、层面等下渗至溶洞顶部,因二氧化碳的逸出和水的蒸发,使水中碳酸钙发生沉淀,自上而下增长,具同心圆状结构,往往成群分布。

钟乳石zhōngrǔshí

中药名。出《本草崇原》。又名石钟乳、滴乳石、鹅管石。为碳酸盐类矿物钟乳石的矿石。产于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地。甘, 温。入肺、肾、胃经。温肺壮阳, 平喘下乳。治虚劳喘咳、寒嗽、阳痿、腰膝冷痹、乳汁不下。煎服:3 ~9 克。本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钟乳石

钟乳石

钟乳石,又名钟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石钟乳。为石灰岩山洞内碳酸钙液逐渐凝结而成的钟乳状石块。药材因粗细不同分为钟乳石和滴乳石两种,滴乳石又作鹅管石使用。产于广西、广东、湖北、四川、贵洲、云南、陕西、山西等省区。
本品味甘,性温。归肺、肾经。功能温肺气,壮肾阳,化痰平喘,通乳汁。主治虚劳喘咳、寒嗽、阳萎、遗精、腰脚冷痹、乳汁不通等证。钟乳石性温重坠,所治喘咳寒嗽,以气虚不得归元者为宜。肺气耗散,可合人参、麦冬、五味子以收敛肺气; 寒盛阳微,背寒怯冷,声微耳鸣者,则合干姜、桂心、附子以温肾祛寒,如《和剂局方》钟乳补肺汤及《三因方》之钟乳散,皆以本品为要药。《圣济总录》治肺虚气壅喘急之钟乳丸,即以钟乳一味研末,黄蜡为丸服。《张氏医通》治冷哮痰喘,在麻黄、杏仁、甘草等散寒、平喘止咳药中加入本品,既可助麻、杏以温肺平喘,又能敛肺壮阳,以防真元之耗散。本品治劳损、腰脚痹弱者,《千金翼方》有草钟乳丸,本品与菟丝、石斛等同用; 《崔氏纂要方》有乳煎钟乳方,以牛乳煎钟乳,饮乳汁。妇人产后乳汁不通,可与漏芦、通草同用,以利窍通乳; 或配鲫鱼等血肉有情之品,充养营血以滋其源。现亦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以钟乳石研细,饭前吞服。煎服,5~10g。阴虚火旺,肺热咳嗽者忌服。
实验研究: 钟乳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尚含少量的铝、铁、镁、氯、硅酸盐等。

☚ 东风橘根   鹅管石 ☛

钟乳石

钟乳石

蒙古名胡浑朝鲁、娃奴、乌尼耶因—胡浑朝鲁。为一种钟乳状的天然碳酸钙。钟乳石(Stalactitum),此泛指成钟乳状之岩石,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一般产于洞穴内。全年皆可采收,在洞顶下垂者称钟乳石,而在洞穴下部向上伸长者称石笋。系含碳酸钙的水溶液流经岩石裂隙,失水后沉淀而成。
本品味甘,性温。有疗伤,强筋之功效。用于
❶四肢损伤:与阳起石、马胆等配用。
❷关节黄水病,手足拘挛,痛风,风湿病,巴木病:与黄水三药、阳起石、红土、杏仁、草乌、诃子、川楝子等配伍,制成红凤散外用;或与赤石脂、赭石、铜矿石、阳起石、狼毒、草乌、瑞香狼毒、黄水三药、藏点地梅、多叶棘豆等配伍,制成十八味札日钦丸用。

☚ 密陀僧   自然铜 ☛

钟乳石

钟乳石巴奴

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钟乳石的矿石,英文名Stalacti-tum。采得后,除去杂石。
味涩,性温。功能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主要用于大筋病,肌腱损伤。

☚ 蛇菊石   石棉 ☛

钟乳石

stalactite


钟乳石

stalactite

钟乳石

stalactit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