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浩然之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浩然之气 古代孟轲提出的有关道德修养的概念。 浩然之气就是处在高尚道德境界中的所具有的自豪的、无畏的精神状态。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轲认为:人想要到达道德高尚的境界,必须通过自我修养,方法之一就是“养心”,养心可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要“寡欲”,就是减少自己的物质欲望;高级阶段就是养“浩然之气”。孟轲对“浩然之气”的解释是:“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同上)。 朱熹注: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谓体之充者。 “浩然之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它是靠人的主观努力培养出来的一种正大、刚强的气,对它不断培养而不损害,就可以充满天地之间;2.它具有道德内容,是配合义与道所产生的,没有义与道,它就疲软以至消失;3.它只有靠正义的行为长期不断积累才能产生,不能做违反义与道的事,否则,它也就要疲软、消失。孟轲的养“浩然之气”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向来被儒家视为修养的重要途径。养“浩然之气”的思想曾产生过积极的历史影响,许多仁人志士、民族英雄都是在这一思想的激励下成长起来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