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说
我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 认为天球是圆形的,形状象鸡蛋,里面盛满了水,水中漂浮著地球,就象蛋清包裹著蛋黄一样。又因浑圆如弹丸,“天转如车毂之运”,“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称“浑天”。 浑天说把天分为两半,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其两端谓之南北极。日月星辰附在天球内壁,随著天球围绕地球旋转。 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回旋浮动,此即“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之先河。最早的浑天说可能始于战国时期。它与“盖天说”相比,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一个圆球,地球也是圆形的,是一大进步。另外,张衡所谓“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灵宪》)的观点,已初步认识到“天”外有“天”,“天球”并非宇宙的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