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洪积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洪积说 18世纪早期以瑞士学者佘赫泽(Scheuchzer,J.)为代表的关于沉积物和化石成因的地质学说。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高山上化石的成因就有了种种说法。受教会神学宣传的影响,当时地质学界被唯心论的“洪水说”冲击著。 有人认为化石是由世界性的洪水造成的。 意大利画家西拉(Silla)1670年出版卡拉布里化石木版印刷品,主张一切化石都是由洪水造成的,化石是洪水存在的证据。 佘赫泽极力推崇教会的洪水说,并为“诺亚洪水”寻找根据。他把地表形态的起伏,各种沉积物的形成、以及沉积物中所含的化石,都认为是《圣经》上所说的大洪水的产物,或大洪水的遗迹。他认为遍布欧洲的松散泥沙、粘土、砾石等堆积物不能用正常的河流搬运和海水的进退来解释,尤其是直径很大的巨大漂砾更不能用河流和海水的搬运来解释,它们是洪水泛滥的结果。他把1726年在瑞士的埃宁根采石场发掘的一块化石,称为“人婴化石”,并说它是大洪水泛滥前被上帝咀咒的人类遗体。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将“人婴化石”命名为“佘赫泽蝾螈”,它是渐新世的巨型两栖类化石,而遍布欧洲的一些巨大漂砾,现已公认为大陆冰盖的产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