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菊
【名称出处】:《陕西中药名录》 【概况】: 异名 痢疾草(《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菊科金鸡菊属植物两色金鸡菊的全草。 原植物 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 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茎直立,高30~100cm,上部有分枝。 叶对生,下部及中部叶有长柄,二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上部叶无柄或基部下延成翅状柄,叶片线形。 头状花序径2~4cm,具细长的花序梗,组成伞房或圆锥花序;总苞半球形,总苞片约2层,外层的较短,长约3mm,狭卵状长圆形,内层的卵状长圆形,长5~6mm,顶端尖;缘花舌状,舌片倒卵形,长8~15mm,上部黄色,基部红褐色;中央花管状,狭钟状,顶端5裂,红褐色。瘦果长圆形或纺锤形,长2.5~3mm,两面光滑或有瘤状突起,顶端有2细芒。 花期5~9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5卷.366页.图版62:4-8) 生境与分布 原产北美,现广泛栽培,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痢疾:波斯菊全草30~60g。水煎服。”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痈肿疮毒:鲜波斯菊全草加红糖适量,捣烂外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