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波斯尼亚危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波斯尼亚危机 1908—1909年俄国和奥匈帝国秘密勾结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引起的危机。 1908年土耳其帝国爆发由青年土耳其党领导的革命,俄奥两国都想趁机扩张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双方在布赫劳举行会谈,达成秘密协议:俄国同意奥匈帝国正式合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两省(该两地自1878年已为奥匈占领,但名义上仍是土耳其帝国属地);奥匈则同意土耳其的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两国商定,协议待召开国际会议决定实施。奥匈帝国迫不及待,于1908年10月7日即正式宣布合并两省,立即引起邻国塞尔维亚的愤怒抗议(两省居民主要是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并准备对奥匈宣战,请求俄国帮助。 俄国百般阻挠并警告说俄国“决不能为这两省而对奥宣战”。俄国以为控制黑海海峡不久即可实现,但只靠奥匈默许并不能解决这一国际问题,甚至俄国的盟国英、法也极力反对。 于是俄国为向巴尔干扩张,转而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吞并两省。奥匈决心吞并,并向边境集结军队准备一战。 德国出面支持奥匈,并于1909年3月向俄国提出最后通牒,表示如果干涉则俄国“不仅要同奥匈作战,而且将同德国作战”。 俄国既得不到盟国英、法的支持,又因在日俄战争失败后力量不足,不得不让步,承认了奥匈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的吞并。波斯尼亚危机说明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