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沙漏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沙漏芦 【名称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概况】: 异名 砂蓝刺头(《内蒙古中草药》),刺甲盖、恶背火草、刺头火绒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基源 为菊科蓝刺头属植物砂蓝刺头的根。蓝刺头属全世界约120种;中国约17种,其中5种入药。 原植物 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i Turcz. 形态 一年生草本,根细圆锥形。茎单生,高10~90cm,白色或淡黄色,疏被腺毛或腺点或无毛。叶无柄,下部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9cm,宽0.5~1.5cm,基部扩大抱茎,顶端锐尖或渐尖,边缘具刺齿或刺状缘毛;中上部叶与茎下部叶同形,渐小;全部叶疏生蛛丝状毛及具头状柄的腺毛。复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顶,直径2~3cm,白色或淡蓝色;每头状花序仅具1花,基毛白色,细毛状,长约9mm;总苞片3~5层,外层的线状倒披针形,长约6mm,顶端尖,中部以上边缘有睫毛,背部被短柔毛,中层的较长,长约12mm,长椭圆形,顶端渐尖成芒刺状,边缘有睫毛,内层的长约11mm,长圆形,顶端芒裂,基部深褐色,背部被蛛丝状长柔毛;花冠管部长约3mm,白色,有毛和腺点,裂片线形,淡蓝色。 瘦果倒圆锥形,长约6mm,密被贴伏的棕黄色长毛;冠毛长约1mm,下部连合。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98页.图661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80~3120m的山坡砾石地、荒漠草原,黄土丘陵或河滩沙地。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及河南。原苏联和蒙古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春、秋季采挖,去净泥土,切碎。 【药性】: 性味 咸、苦,寒。 功效 清热解毒,排脓,通乳。 主治 疮痈肿痛,乳腺炎,乳汁不通,淋巴结结核,痔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内蒙古中草药》:“治痈疖初起,红肿热痛:砂蓝刺头、连翘各9g,大黄、生甘草各6g。水煎服。” 单方应用 《内蒙古中草药》:“治闪腰岔气,跌打损伤:砂蓝刺头9g。水煎加红糖,早晚分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