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量
【生卒】:1241—? 【介绍】: 字大有,号水云、水云子、楚狂,自称江南倦客、江淮倦客,钱塘(今杭州)人。 善画、善琴,以儒自命。儿时,尝入宫中,得某贵人喜爱。 年20左右,在宫中习书史。年27,以琴事谢太后、王昭仪。曾与赵文同在太学读书。宋亡,随谢太后北迁。 在燕京,曾任元官,似为翰林供奉或翰林官之类。以元官为掩护,访慰文天祥于缧绁之中,周旋宋太皇太后谢氏、太后全氏、幼主、福王之间。 与文天祥唱和较多,以诗勉励文天祥为国尽节:“君当立高节,杀身以为忠,岂无春秋笔,为君纪其功。”文天祥就义的同日,元朝廷遣瀛国公赵 、翰林直学士赵与 居上都,汪元量从行。又随从赵 、赵与慕出上都,至居延、天山。后又回大都。 元量又被元世祖命为使者,往祀五岳等地。回来后,三上书于元世祖,得以黄冠南归。回杭州后,曾结诗社。约77岁以后卒。元量善诗,时人称之为“宋亡之诗史”。善词,寓“黍离”之感。 薛砺若说:“他因饱经世变,目睹两朝兴亡,故其词亦凄恻哀怨,如孤鸿之号夜月,为亡宋一位最富诗意的人物。”有《湖山类稿》、《水云词》。孔凡礼编《增订湖山类稿》收录了汪元量的全部作品,为最佳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