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平疏散路线的设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平疏散路线的设计 水平疏散路线是指从房间进入走廊,继而抵达楼梯或前室的这一段疏散过程。在设计该路线时,需要解决房间(或厅堂)内容纳的人数、用于疏散的门宽及数量、疏散走廊的宽度与长度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问题。 (一)安全出口的设置 为了使人能尽快逃离著火房间,建筑设计时要对房间的面积和安全出口的数目有所规定。 1.单层和多层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 (1)一般规定。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6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门;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4m且人数不超过80人时,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m。 (2)单层公共建筑。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剧院、影院等。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均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4)体育馆。体育馆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小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5)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面积不超过50m2且人数不超过10人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地下室、半地下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人数不超过30人且面积不超过500m2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垂直金属楼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2.高层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1)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2)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10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 (3)除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规范规定一个防火分区面积1.4倍的公共建筑。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m。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75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m。 3.安全出口的基本要求 安全出口是指直通建筑物之外的门或楼层通向楼梯的门。一般地说,水平疏散到此结束,人员开始进入第二安全区——前室。而需要指出的是,人员要想较顺利地进入第二安全区,就应特别注意安全出口的设置。 总的来说,避难者的行动具有专向性和盲从性,若只在一个方向配置安全出口,便可能导致有的人员无法脱险。因此必须为避难者安排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通常做法是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两端各设一个安全出口。 避难设计的好坏,要以当一条通路被烟火封锁后,是否还可使用另一条路线疏散来判定。严格说来,凡经常有人停留的部位均应能进行双向疏散,但是在具体设计中因多方面的影响,有时难免出现袋形走道。而袋形走道通向楼梯间的唯一出口被烟火封住,其中的人便很难逃离险境。因此当建筑性质重要时,应在袋形走道尽端设置辅助的出口,如疏散用阳台、垂直疏散口或缓降器等,以配合楼梯形成另一方向的疏散路线。 一般要求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建筑物、地下室等应有两个出口。公共建筑内含人员数量大、成分复杂,有些场合(如电影院、剧场等)人员的密度较高,因此原则上应按内含人的数量多少来确定安全出口的个数。 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安全出口的数量,还应考虑安全出口的宽度,这也是决定人员疏散快慢的一个因素。 安全出口宽度的确定,受到耐火等级、层数、允许疏散时间、人数、地面是否平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便于设计,一般都以“百人宽度指标”作为简捷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安全出口宽度,设计时只要按使用人数乘以指标即可。 式中:N——疏散总人数; t——允许疏散时间(min); b——单股人流宽度(m);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人/min)。 如N=100人;t=2min;A=40人/min(平地,一般人);b=0.6m(空身),则 6.门的开启问题 在内长廊式建筑中,一些房间的门向公共通道开启,此时如处理不当,会因门而阻碍人员在通道上的正常疏散。图3-2-44所示的情况可供设计时参考。 另外需要注意的两点:一是门的开启方向应顺应人群撤离的主流向;二是门锁宜采用水平压杆式,且压杆的高度以1.2m为宜。这是为了保证人在慌乱中或即将扑倒的情况下,也能靠轻力或身体的压力去轻易地打开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