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溪山图
【作品赏析】: 此幅涉笔草草,风格苍老清逸。 画家认为“儒家作画”应该“意不在此”,宜力破时俗,使作品在笔墨畦径之外,这幅作品具体体现了画家自己的主引。尽管构图简括,笔墨寥寥,但所画坡陀小桥,近山远椅木都准确地抓住了松江一带山水的特征,画得自然灵活,韵味饶是。 近景坡陀勾勒中溶用斧劈皴法,并间以水晕墨染。中景大山,姿态独具,也是以勾中带皴的笔法画出。远处山景稍事渲染,却仍有简笔草勾的痕迹。大小秋树均刻画得干脆有力,笔少意丰。统而观之,画家注重运笔的灵活,故而线条秀逸遒劲,变化有致。同时重视意境的创构,力求表现疏朗恬淡的境界,明显属于怡悦情性、寄心翰墨的文人写意画的路子。 。【作者介绍】: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 华亭(上海松江)人。工诗文,著有《晚香堂》、《白石山房稿》。书法学苏东坡、米南宫。间画山水、梅竹。 有《明书画史》、《眉公秘笈》、《书画金汤》等著作行世。 。  明 陈继儒 扇 墨笔 藏上海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