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兰花叶枯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兰花叶枯病orchids leaf blight

又称“圆斑病”。兰花上由蝴蝶兰柱盘孢引起的真菌病害,1931年最早报道发生于中国台湾的蝴蝶兰属植物(Phalaenopsidis aphrodite),1936年发现为害春兰(Cymbidiam goeringii)。1980年上海报道为害寒兰(C.karan)。
分布和为害 分布较普遍,上海、广州、福州、南京、南通、杭州均有发生。1980年上海植物园叶发病率严重时达38.4%,1983年广州兰圃和华南植物园因此病死亡近200盆。病斑大型,在叶片中、下部较多,常造成整叶枯死,危害较炭疽病重。发病初为红褐色小点,迅速扩展为半圆形、圆形的黑褐色斑,直径可达10~17毫米,边缘有黑褐色的宽带或轮廓不清,中央渐变成灰褐色或灰白色,时有一二浅色环纹。病部轮生褐色小点(病菌分生孢子盘),潮湿时涌出黄白色胶质物。发生多时病斑间的叶组织也失绿变黄枯死。花梗上有时也可出现不规则小斑。
病因 病原物为蝴蝶兰柱盘孢(Cylindrosporiumphalaenopsidis Saw.),半知菌,黑盘孢目。分生孢子盘初埋生于叶表皮下,多数成碟形; 分生孢子梗短,基部分枝;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线形、稍弯。病菌生长适温25℃,30℃以上生长明显变慢。孢子萌发时,有时顶端产生暗色附着胞。萌发适温20~25℃,分生孢子能耐0℃左右的低温,20天以后萌发率仍有86.5%。墨兰、春兰、建兰等均被害,寒兰发病最重。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以病叶上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与菌丝体越冬越夏,借风雨、水滴飞溅传播,伤口侵入,潜育期7~30天。在江、浙一带,4月至7月为老叶发病期,7月至11月为新叶发病。在广州地区,每年12月中旬开始发病,翌年3月最严重,5月以后病情稳定。
病害控制 加强检疫,特别是对感病的寒兰,产地检疫尤应注意; 挑选无病的兰花进行引种; 清除病枯叶,及时剪除上、中部病斑,减少侵染来源; 浇水不可沾湿叶片; 喷药可结合兰花炭疽病防治一并进行,在广州,12月至翌年1月喷施波尔多液有良好防病作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