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毛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毛薯 中药名。 见《南宁市药物志》。别名:参薯、红毛薯。为薯蓣科植物参薯Dioscorea alata L.的块茎。分布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冬初挖掘,洗去泥土备用。味甘,性平,无毒。 块茎能促进溃疡的肉芽生长。并有收口生肌,使疮面结疤作用。 研末治烫火伤及面部烂疮;配猪腱肉服,治眼珠突出,俗称螃蟹眼。补脾肺,涩精气,消肿,止痛。块茎含淀粉46.29%(干重),零余子含淀粉33.49%。紫色者还含矢车菊素-3,5-二葡糖甙等花色素成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