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露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露田北魏至隋实行均田,有露田、桑田、麻田之分。种植谷物并要交还的田叫露田。《魏书·食货志》:“ (太和) 九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北齐男子受露田八十亩,女子四十亩; 北周一夫一妻受露田一百四十亩; 唐代改称口分田。参见《文献通考·田赋·历代田赋之制》。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田宅場圃部 > 田地 > 露田 露田 lùtián 北魏至隋施行均田制時計口分配種植穀物的田地。唐代改稱口分田。人年及課則授,老免身没則還。《魏書·食貸志》:“〔太和〕九年,下詔均給天下民田: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隋書·食貨志》:“其丁男、中男永業、露田,皆遵後齊之制,并課樹以桑、榆、棗。”参閱《文獻通考·田賦》。 各种田 各种田未垦种的田地:草田 ☚ 田 田地 ☛ 露田lù tián种植谷物的土地。《魏书·食货志》:“男夫十五以上,受~~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露田 露田国家按人口分配给人民种植谷物不栽树的地称露田。《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五年 (公元564年)》:“1夫受露田80亩,妇人40亩,奴婢依良人,牛受60亩。”杜佑曰: “不栽树者,谓之露田。” ☚ 六铢钱 马口钱 ☛ 露田 露田均田制中土地名称。北魏均田制中,男、妇、奴婢皆可受露田,只种五谷、不种桑、榆、枣,土地未受树荫遮盖,故名。受田者,死后露田还官。北齐均田制亦有露田。唐代均田制改称露田为口分田。 ☚ 世业田 正田 ☛ 露田 露田均田令中称不栽树的田为露田。露田是无主荒地,无田农民按规定领种,并在死、老等状况下还给政府,不得买卖。奴婢和平民一样受露田。故占有大量奴婢之家,可从政府取得大量露田。 ☚ 正田 桑田 ☛ 露田 露田见“均田制”。 ☚ 永业田 荡田 ☛ 露田指种植谷物的田地。 露田北魏均田制中的田名。均田令规定,男年十五受露田四十亩,女结婚后受二十亩,丁牛一头受三十亩,限四牛,奴从耕、婢从织者与良人一样受露田。老、小、残、癃为户主者受二十亩,寡妇守志亦受二十亩。鉴于此时实行粗放耕作,农田一般轮休,故露田又加倍授受,倍受之田称倍田。除老、小、残、癃及寡妇守志户者外,凡受露田者均有缴纳田租的义务。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间,露田更名为口分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