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西周晚期青铜器。也称毛公鼎。因器为毛公所作而得名。相传清道光末年与大丰簋一起同出于陕西岐山。现在台湾省台北市。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腹围145厘米,重34.7公斤。口沿下有两周弦纹,中填重环纹。立耳高大,半球状腹,兽蹄形足。腹内有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青铜器。鼎铭记述周宣王诰诫,是一篇完整的册命。铭文可分为5段,以“王若曰”开始,是史官代王宣命;后面的4段,每段以“王曰:父”开始。铭文中回顾了时弊,申明了宣王任毛公以重要官职,及其孜孜图治的决心,对研究西周晚期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