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次生黏化作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次生黏化作用 又称变质黏化作用。 在特定的水热条件下,土壤中原生矿物发生土内风化,就地生成和聚积次生黏粒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温带地区黄土母质和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中,在这种非酸性富含盐基的介质中,原生的硅酸盐矿物在中性水解条件下风化,通过有限的降解变质作用,就地转化成以蒙皂石占优势的2∶1型或2∶1∶1型次生黏土矿物,其特点是:呈较红的色调,比较紧实;在湿润区多见于剖面中上部,干旱区多位于孔状结皮层之下。 黏粒含量比其上下的土层为高。 在微形态薄片中可见原生矿物蚀变形成的各种风化黏粒体与原生矿物颗粒晶面相平行,以及风化黏粒体与原生矿物颗粒晶面相平行,同时风化黏粒体残体重新组合成不规则形状的风化黏粒斑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