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次殖民地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次殖民地 孙中山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专称。 孙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为“半独立国”、“殖民地”、半殖民地”、“次殖民地”。1924年孙在演讲《三民主义》时多次论述当时中国的社会地位,认为“叫中国做半殖民地,是不对的”。“应该叫做‘次殖民地’”。其主要理由是:一、中国受帝国主义政治力的压迫和经济力的压迫十分厉害,而所受的经济力压迫,“不只是半殖民地,比较全殖民地还要厉害”。 二、高丽、安南等国只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只做一个国家的奴隶,而中国“是对于已经缔结了条约各国的殖民地,凡是和中国有条约的国家,都是中国的主人。所以中国不只做一国的殖民地,是做各国的殖民地;我们不只做一国的奴隶,是做各国的奴隶”。 中国的地位还要低过高丽、安南。“中国现在还不能够到完全殖民地的地位,比较完全殖民地的地位更要低一级。所以我创一个新名词,说中国是‘次殖民地’,这就是中国现在的地位”。此后孙在《告广东民众书》、《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和《北上宣言》等文献中,以及在日本神户两次欢迎会上的演说,都是使用“次殖民地”一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