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楠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楠木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楠材(《别录》),楠树(任昉《述异记》),桢楠(四川成都《中药大辞典》)。 基源 为樟科楠属植物楠木的枝叶和木材。 原植物 楠木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Persea nanmu Oliv.;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又名雅楠(《中国树木分类学》)。 历史 原名楠材,楠木始出于《别录》,《本草拾遗》称柟木(楠木),《证类》仍作楠材。 《纲目》作楠,载:“楠木生,而黔蜀诸山尤多,其树直上,……叶似豫章而大,……经岁不调,其花赤黄色,……高者十余丈,巨者数十围,气甚芬芳。”与本种颇为相似。 形态 常绿高大乔木,高达30m,树干通直,小枝通常纤细,有棱,被灰黄色或灰褐色柔毛。 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稀为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1cm,宽2.5~4cm,先端渐尖,尖头直或呈镰刀状,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被密柔毛,脉上的柔毛较长,羽状叶脉,中脉在上面下凹,在下面明显隆起,侧脉8~13对,叶柄长1~2.2cm,被毛。聚伞状圆锥花序,著生于新枝的叶腋,长7.5~12cm,纤细,被毛;花两性,花被裂片6,近等大,外轮卵形,内轮卵状长圆形,能育雄蕊9,排成3轮,花药4室,第1、2轮药室内向,第3轮药室外向,花丝基部有1对无柄的腺体;子房球形,柱头盘状。果实椭圆形,长1.1~1.4cm,直径6~7mm,宿存花被片革质,贴紧果实,被微柔毛。 花期4~5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829页.图165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1500m的山坡,山谷阔叶林中或路边林缘,常有栽培。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木材及枝叶。 【药性】: 性味 辛,温。 ❶ 《别录》:“微温。” ” 功效 暖胃正气。 主治 吐泻转筋,水肿。 ❶ 《新华本草纲要》:“木:主治吐下不止,心腹胀痛,煎洗转筋及足肿。茎皮:治吐泻。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 外用:烧存性研末撒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肘后方》:“治水肿自足起:楠木、桐木。煮汁渍足,并饮少许,日日为之。” 单方应用 《补缺肘后方》:“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楠,大如掌者削之。以水600ml,煮3沸,去滓,令灼之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