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梅原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梅原猛 【生卒】:1925— 【介绍】: 日本当代思想家、哲学家。 1925年3月20日生于仙台市。经第八高校入京都大学哲学科,战后复学于1948年毕业。 1954年任立命馆大学讲师,1972年任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教授,1974年就任该校校长。现为国际日本学中心筹备室主任。 大学期间,梅原主要学习希腊哲学,同时倾慕于海德格尔。50年代,由于关心“笑”而对之进行哲学研究,通过大众艺能与日本近代文学作品分析“笑”,梅原展开了独特的研究。 不久,由笑扩展到对感情论的思索。与其他学院派哲学家不同的是,他不仅进行理论研究,而且伴之以应用研究。 他涉足文学、宗教、历史等广泛领域,从60年代起,以其思路清新、视角独特,登上新闻与理论界的论坛。70年代,由于关心宗教和美学而研究日本史,特别是古代史,不断提出大胆的假说。1975年,《水底之歌》获大佛次郎奖。进入80年代,梅原主要研究日本文化,提出“和”的思想是贯穿日本文化的原理,是日本人价值观的基础。 他认为,绳纹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基层文化,主张在今天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濒临崩溃的危机时,“挽救文明的原理存在于日本的深层文化-绳纹时代的狩猎采集文化之中”。 主要著作有:《柏格森笑的理论批判》(1959)、《隐散的十字架》(1972)、《水底之歌》(1973)、《地狱的思想》(1967)、《佛教——心与形》(1965)、《日本文化论》(1971)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