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敬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吴敬梓 【生卒】:1701—1754 【介绍】: 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作者。 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父亲吴霖起为人耿直、看重节操、淡泊名利,能“守子云之玄,安黔娄之贫”,鲑菜萧然,引觞徐酌”。 (《文本山房集移家赋》)吴敬梓13岁丧母,14岁随父至赣榆任所。23岁父亲死后,他经常来往南京,涉足风月繁华的城市,挥金如土,“倾酒欢呼穷日夜”,不上十年,就把田园产业都变卖完了,后来迁居南京,过著客寓的生活。 吴敬梓早年也热中科举,曾考取秀才,但后来由于科举的不得意,同时在与官僚、绅士、名流、清客的长期周旋中,逐渐看透了他们卑污的灵魂,特别是由富到贫的生活变化,使他饱尝了世态炎凉,对现实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从而厌弃功名富贵,而以“一事差堪喜,候门未曳据”(《春兴》)自慰,并提出“如何父师训,专储制举才”的疑问。 36岁时,安徽巡抚赵国麟荐举他应博学鸿词考试,他以病辞,从此也不再应科举考试。《儒林外史》大约是在这一年开始动笔。 此后,吴敬梓的生计更为艰难,靠卖书和朋友的接济过活。在冬夜无火御寒时,往往邀朋友绕城堞数十里而归,谓之“暖足”。 在经历了这段艰苦生活之后,他一面更加鄙视那形形色色名利场中的人物,怀著愤世嫉俗的心情创作《儒林外史》。这部著作大约完成于50岁以前。 晚年爱好治经,著有《诗说》七卷(已佚)。51岁时,乾隆南巡,别人夹道拜迎,他却“企脚高卧向栩床”,表示了一种鄙薄的态度。 54岁时,在扬州结束了穷愁潦倒的一生。 《儒林外史》原本仅五十五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四十九岁的时候已经脱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刻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五十六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参见《儒林外史》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