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泉竹石图
【作品赏析】: 此幅墨竹长卷画得极有特色。 它巧妙地融入了山水画的意境,在主要描绘竹树的同时,还延之以洲渚坡陀,润之以风雨云烟,气派宏大,浩浩荡荡,有气吞千里之势。不唯境界清幽,而且雅趣动人。刻画竹树的各种情态,也应有尽有,或老干新梢,或深筱密簜,或近或远,或隐或现,或疏或密,或聚或散,或全竹,或局部。其间杂以怪石、古松、流泉、劲草,穿插起落,合情合理。 所画墨竹,法度谨严,意态潇洒,其偃卧、疏密、浓淡均合矩 ,烟姿雨意皆引人入境。每组竹叶的搭配,以及竹叶的顶梢、底梢、旁梢都画得非常考究,所谓“落墨即是,出笔便巧”。明人李开先《中麓画品》将其墨竹特点归为“劲”、“活”、“润”三字。所谓“劲”,即指其“笔法如强弓巨弩, 机蹶发”。 所谓“活”,是指其“笔势飞走,乍徐还疾,倏聚息散”。 所谓“润”,是指其“笔法含滋蕴彩,生气蔼然”。 显而易见,这些特点在《松泉竹石图卷》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作者介绍】: 夏珪(1388-1490),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又号玉峰。 江苏昆山人。早年冒舅氏“朱”姓,后以“朱昶”名举进士。曾出任瑞州(江西高安)知府,官至太常寺卿。 师法王绂、陈继等人,其墨竹名冠当朝,驰誉海外,被时人视为绝代奇珍。有“夏卿一箇竹,西凉十锭金”之谣。所画墨竹长卷之多,为绘画史所罕见。 除此卷外,尚有《湘江春雨图卷》、《潇湘风雨图卷》、《竹泉春雨图卷》、《苍筠谷图卷》等等。其中大部分现已流散海外。。  明 夏泉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