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健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健吾 【生卒】:1906.8.17—1982.11.24 【介绍】: 笔名有刘西渭、仲刚等。 山西安邑(今运城)人。1922年组织文学社团“曦社”,创作话剧《出门之前》。 192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书时,任学生会主席,积极参加学生演剧运动,先后创作独幕剧《工人》、《翠子的将来》等。剧本大多取材于下层社会,善于刻画人的内心世界,语言富有地方色彩。 同年考取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清华戏剧社社长。翌年转入该校西文系学习法语。1928年创作话剧《另外一群》。1930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创作独幕剧《出门之前》、《私生子》。 1931年去法国巴黎现代语言专修学校学习。1933年回国后,长期从事教学、写作和翻译工作,先后担任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孔德研究所研究员、中法剧艺学校教授、上海实验戏剧学校研究班主任。这个时期创作有话剧《梁允达》、《这不过是春天》、《以身作则》、《母亲的梦》、《新学究》、《黄花》、《青春》、《撒谎世家》等,翻译剧本有王文显的英文剧《委曲求全》。抗战期间在上海“孤岛”从事戏剧工作。 上海沦陷后,改编巴金的《秋》为话剧,还改编了萨尔都和莎士比亚的剧本《金小玉》、《王德明》(又名《乱世英雄》)、《阿史那》(又名《奥赛罗》)、《十三年》、《和平颂》(又名《女人与和平》)和《山河怨》。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活的中国》一书中,称他和曹禺同为三十年代中国最重要的戏剧家。 1946年与郑振铎在上海合办《文艺复兴》。 其他创作还有短篇小说集《坛子》、《使命》,中篇小说《一个兵和他的老婆》、《西山之云》和长篇小说《心病》。 短篇小说《终条山的传说》曾被鲁迅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建国后,历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戏剧文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创作有话剧《美帝暴行图》(合作)、《一棍子打出个媳妇》、《伪君子》、《战争贩子》、《一九七六年》和《吕雉》等。还翻译了《高尔基戏剧集》、《契诃夫戏剧集》、《莫里哀戏剧集》、《托尔斯泰戏剧集》、《屠格涅夫戏剧集》、《莫里哀喜剧六种》等。 戏剧论文有《话剧与话》、《戏剧的特征》、《社会主义的话剧》、《社会主义话剧的戏剧冲突》等。其话剧创作对话流利生动、幽默诙谐,并以戏剧性的结构见长。许多成功的剧作,目的只是想探索人生,却含蕴深厚地反映了现实,表明了作者鲜明的倾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