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
本草类著作。 梁陶弘景(456-536)撰。七卷。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 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人。自幼好学,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医术、本草均有研究,为南北朝时期著名医药学家。尚撰有《效验方》、《药总诀》等书,又增补葛洪《肘后备方》,称《补阙肘后百一方》。 本书为《神农本草经》较早注本,由《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两书综合编辑而成,载药物七百三十种。卷一为序录,卷二为玉石,卷三、四、五为木部,卷六为虫兽,卷七为果菜米谷及有名无用诸药。 改进以前药物三品分类法,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无用等类。对药物性味、产地、采集、形态、鉴别炮制,以及应用等均有补充与说明。并提出“诸病通用药”,在临床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我国后世药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原书早佚,主要内容保存在《证类本草》与《本草纲目》等书中。有西陲古方技书残卷汇编影钞敦煌卷子本,一九五五年上海群联出版社铅印本。渡边幸三《陶弘景“诸病通用药”文献学的考察》(《中华医史杂志》1954.4.12),尚志钧《“本草经集注”对于药物炮炙和配制的贡献》(《哈尔滨中医》1961.3.3),可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