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 月色
月光yuèguāng 月色yuèsè 名词。 指月亮的光线。 “月光”强调一定的光亮程度;在使用中,常含有明亮、能照见人或东西的意味;使用频率较高。 例如:“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是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鲁迅:《社戏》);“街上冷清清的,月光幽静地洒在房上地下”(冯德英:《迎春花》);“大家乘著月光到各人的院前纳凉”(陈毅:《归来的儿子》);“月光由东南的高空投下来,照著北面张老东家的那一片青铜色的砖房”(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 “月色”强调月亮光线的色调;常和“朦胧”“迷茫”“依稀”等词连用;还可出现在“踏著月色”等习惯说法里;多用于书面语,具有书面语色彩。 例如:“她的眼睛在迷茫的月色中,追随著那阔步而去的身影”(《新港》,1979,5);“离开大渔岛,我们踏著月色信步走到了石岛港”(《人民日报》,1979.10.17);“硝烟和雾气飘动著,月色朦胧”(孟伟哉:《一匹马》);“皓月当空,月色如洗”(《收获》,1982,1)。 |